登陆

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,不要用“好心”消磨他们的能力

haixia002 2021-07-19 11810人围观 ,发现0个评论

  陪伴,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需求,尤其是0到3岁期间的高质量陪伴,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。近年来,我们借由专业的研究工具,在园所开展了多轮数据收集工作,探索影响低龄婴幼儿教养的潜在因素。

  结果发现,家长确实越来越重视早期教育,但是养育者把包办当作陪伴,或者仅仅把在场当作陪伴,成为育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。高质量的陪伴不仅需要父母付出时间和精力,还需要父母对儿童的性格特点、发展特点、心理认知发展状况有科学而客观的认知。

  孩子开始说“不”,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进步

  每个人的个性、气质与学习风格都千差万别。儿童同样如此,从性格来看,有的孩子比较谨慎,有的则比较大胆;有些儿童比较内敛,有些则很外向。从儿童的学习方式上来看,有的孩子比较独立,喜欢自主学习,另一些则喜欢群体式学习;有的孩子主动性强,有的则需要大人的激励与监督。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养育方式适合所有的儿童,家长高质量陪伴的前提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。

  了解孩子,不仅在于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,还要了解每一个年龄段儿童的特点。

  比如,两三岁的孩子总是喜欢说“不”,和大人对着干,有时候故意发出难听夸张的声音,这是因为他们开始进入心理学上所说的“第一反抗期”。这个年龄段的儿童,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,表述能力的提升,开始能够自我反省,并且能够较为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,探索的欲望和自我主张也越来越强烈。家长必须意识到,孩子开始说“不”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进步,一直处于服从听话的状态反而不是好事。

  在这样的情况下,家长可以尊重孩子的意愿,允许他们说“不”。或者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,这样既能让他们的行为在自己承受和掌控范围内,又能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感觉。比如,当孩子说“我不要睡觉”时,家长可以试着问:“你是现在就睡觉,还是再玩十分钟睡觉?”而当孩子更大一点时,则可以尝试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。

  再比如,儿童的第一个敏感期是“秩序敏感期”。最早出现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,到两三岁时比较明显。很多人都能关注到,当婴儿发现他生活中的东西都在他习惯的位置,他的情绪表情会怡然自得,反之则会焦躁不安,这就是婴儿对环境产生秩序感知的证明。孩子再大一点,“秩序敏感”也会升级,可能表现为爱管闲事。

  幼儿期的“秩序感”往往显得固执、刻板,让家长又好气、又好笑。家长要注意观察,倾听孩子的想法,理解接纳孩子的“固执”,尽可能让孩子身处井然有序的环境。有时候“秩序宝宝”缺少灵活性,并不意味着家长“无所作为”。平时,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,感受不同环境、不同家庭中的人和事,帮助孩子认识到别人的“秩序”和自己的“秩序”是不同的,帮助孩子慢慢学着“入乡随俗”。

  爱的根本是理解,了解孩子,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成长。有的孩子表现得霸道、脾气大,还有的孩子表现得胆小、害羞、爱哭,家长不要武断地给孩子贴标签、戴帽子。

  简而言之,我们不仅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成长特点调节养育方式,还需要对每个孩子的性格、学习风格和需求足够敏感。

  孩子天生就是主动学习者,学习是他们先天的素质

  总有人会为了幼儿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而争论。其实,学习是人的先天素质,在日常生活中,学龄前的孩子拥有大量的学习机会,他们从来就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,学习蕴含在各种日常活动中。

  对于幼儿来说,行为发生变化就是他们学习的过程。在看似淘气的“动手动脚”的过程中,幼儿的大脑与客观世界建立了联系和条件反射,大脑得到了发展,并积累了各种各样的经验,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好了基础。

  平日里,幼儿随意玩耍的行为,隐藏着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创造契机。譬如,他们喜欢往洞眼里塞纸、把卫生卷纸扯出来等,这些都是他们自我探索的过程。更进一步,幼儿把积木搭起来,再推倒,并且一直反复操练,这其中隐藏着幼儿的观察、探索和发现,他们在不断的搭建和推倒中感受着积木发生的变化。

  幼儿这种蓬勃的发现力和萌发的注意力,恰恰是最值得珍视的。每个孩子都天生具备了科学家的品质,重点是这些品质不要被大人“好心”地消磨掉。

  现实生活中,很多家长认为,认字、数数、弹琴、画画、学外语才算得上是学习。幼儿热衷于玩耍和探索,却被家长贴上了“顽皮”的标签。甚至有家长会阻止幼儿参与游戏,强行教他们一些所谓的“知识”。殊不知,这样做不但没有正面影响,反而无意中成了孩子主动学习的干扰者,阻扰了孩子的发展。

  每一个儿童都不能被小看,因为他们都是会独立思考的个体。当他们得到一个新东西时,多半会自己摸索、寻找玩法。每当此时,家长不要去干扰他们,也无需去指导,因为儿童会自己思考、探索、学习玩具的各种玩法,并享受这种学习和探索的乐趣。家长的作用并不是要教他们怎么玩,而是鼓励他们自己玩,让他自己发现更多有趣的内容。正是这些独立思考和游戏的空间,更有利于独立个性和人格的发展。

  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就是培养自尊和自信

  80后、90后家长平均受教育的程度要高于60后、70后家长,因此他们也很容易单纯地把育儿看作是教育孩子,而忽略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。殊不知,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,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,这对未来的学习有很重要的意义。因为幼儿时期是自尊心的形成期,自尊心的形成不取决于他能背诵多少古诗,能多说几个英语单词,倒是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会对孩子建立自尊自信产生很大的影响。比如,孩子会自己穿衣服和袜子了,他们的内心充满了“我很能干”“我已经长大了”的成就感、自豪感。所以,当孩子笨手笨脚努力自己穿衣服和袜子时,家长应多多鼓励,给予充分的耐心,这些都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重要途径。

  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餐能力,对儿童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,这种能力从婴儿期就要开始培养。婴儿进入第四个月,家长就可以给他们加入新的食物经验。比如,一块切掉外皮,并且大小适合幼儿拿的硬面包。此时,面包具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重要性。就生理而言,让他习惯非液体的食物,正是要在这适当的时机来做。就心理而言,这是他第一次用双手把东西放进嘴里,自己控制食物。婴幼儿能自己做事,强化自我意识,进而改变他与环境的关系。

  日常生活即教育,家长要认识到孩子自主活动的重要性,不能包办代替。如,家长替孩子选择饭菜、过度喂食、持续喂饭等,看似为孩子提供了便利,其实,客观上对孩子传达了一种不信任的信号,甚至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,对吃饭的态度越来越消极,与成人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,最终吃饭成了家长的事。

  家长的积极回应,是孩子心理成长的第一支柱

  几乎每天,我都能接到家长类似的询问:怎么陪伴才“好”?“好”的背后,陪伴被赋予了功利的色彩——“如何陪伴,才能让我的孩子发展比别的孩子好?”

  家长应该明确的是,陪伴孩子是一种天伦之乐,不是为了孩子不输给别人而不得不做的一项义务。如果父母的陪伴“太功利”“目的性太强”,对孩子来说,即便玩游戏也会成为一种特殊的压力,不能毫无顾忌地按自己的方式去玩耍、去探索、去想象。

  那么,怎样才能有效陪伴孩子?这是家长们在育儿实践中,孜孜以求的答案。

  首先,家长要在亲子互动中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,这是幼儿对环境信任感的来源,也是儿童心理成长的第一支柱。有了这种信任,不管他今后碰到什么困难,都会努力寻找积极的解决方法。

  其次,家长要借助自己的一言一行帮助孩子积累各种各样的体验。家长从事什么职业,拥有什么学历,并非父母优秀与否的决定性因素,和孩子说话、玩耍、唱歌、念儿歌、喂他吃东西等,都是在创设机会,让孩子获得充分的感知觉体验。

  第三,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耐心。幼儿探索新事物,并不希望别人马上提供“最优化”意见和帮助,他需要有时间自己反复琢磨,不断探索。因此,每天喂饭、散步等这些家长眼中的“琐事”,正是幼儿想要探索的要紧事。做个有心人,让生活中的平常事变得有趣起来,减少一点“任务意识”,和孩子一起快乐地做这些琐事。这样的陪伴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能力、独立性和自信心,还能让他感受到家长的信任和善解人意。

  最后,家长还要清晰、正确地跟孩子说话。谈话是亲子互动中必不可少的,孩子对陪伴者的声音反应最敏感,家长亲切欢快的语调能让孩子感受到温馨和放松。有时一起活动,家长可以用缓慢清晰的语词描述自己的动作,孩子会把家长传递给他的语词信息储存在大脑里,同时感受人际交往的快乐。

  (作者系中国福利会托儿所所长,正高级教师)https://www.sohu.com/a/478272850_162758?scm=1007.40.0.0.0&spm=smpc.ch25.fd-news.12.1626661833739zQShUz1


请关注微信公众号
微信二维码
不容错过
Powered By Z-BlogPHP